cq9夺宝怎么玩

20250108教学手记——八省联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情感判断与逻辑思维(三)
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cq9夺宝怎么玩 > 新闻动态 > 20250108教学手记——八省联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情感判断与逻辑思维(三)
20250108教学手记——八省联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情感判断与逻辑思维(三)
发布日期:2025-07-06 01:42    点击次数:164

图片

接着上篇推文,继续分析第4题。

4.舵入选了材料一提到的88项“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请根据材料内容,说明其入选的理由。

这道题的命题理念非常鲜明:读通两篇文本的关联。这类题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固定模式,这一模式源于课程标准的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水平四是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

水平四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如下:

4-2: 在理解语言时,能准确、清楚地分析和阐明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能就文本的内容或形式提出质疑,展开联想,并能找出相关证据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反驳或补充解释文本的观点。能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发现其内容、观点、情感、材料组织与使用等方面的异同,尝试提出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能用文本中提供的事实、观点、程序、策略和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显然这道题就是依据这些要求来命制的。

那么,这道题该如何来解答呢?

首先,要求考生找到解题的阅读角度。所谓阅读角度,就是考生要站在评审者的角度来理清材料一中的评价标准和材料二中与评价标准相关的元素。

在1月5日的推文中详细解读了文本,在此不再赘述;直接看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在第二段。第二段阐释了标准的三个维度:要有可靠的考古或文献证据证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发明;体现出非凡的智慧和技艺;对文明进程产生较大影响。后两个是作为特殊情况的补充说明。

阅读材料二,就是要找到与此三种标准相对应的内容。

考古或文献的依据:东汉墓出土的陶船模型证明了我国的舵是最早的发明;

舵由桨到舵桨再到舵、转轴舵、重直舵、平衡舵的演变过程,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技艺;

李约瑟的评论表明我国的舵被欧洲引入和使用,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对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稍微调整语言表达,可以整理答案如下:

答:舵入选88项“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的理由是:

①东汉墓出土的陶船模型证明了我国的舵是世界上最早的发明创造;

②舵由桨到舵桨再到舵、转轴舵、重直舵、平衡舵的演变过程,表现出我国古人非凡的智慧和技艺;

③依据李约瑟的有关文献可以证明舵引入欧洲后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

从分析来看,本题亦然没有阅读难度。

再来看第5题。

5.通过上面的材料,读者对于科技史学科的研究内容、方法和价值可以获得哪些认识?请根据材料分析概括。

本题从表达角度层面考查考生的文本识别素养。简单地说,就是作为一个社科文的阅读者是否具备基本的社科文的阅读意识,比如“研究内容、方法和价值”,就是社科类文本最基本的论述角度。

所谓研究内容可以分别从材料一、二获得理论阐释与事实依据。从材料一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可以获得这样的内容: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这三类科技成果的演变史就是科技史。那么这三类科技的具体研究内容有哪些呢?在材料一的第四段的开头,强调了“注重探讨知识性的创造和传播以及科技与社会各种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这是科技史研究的核心内容。

从材料二,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对舵的产生、改革、发展过程的研究,就是科技史的内容。

所谓方法,材料一的第二段阐释了评估发明原创性的标准,显然,这也应属于研究方法的范畴。因此,发掘可靠的史料与文献就是重要的研究方式。同时,对两种特别发明创造的阐释,告诉我们,研究的灵活性,即以其“智慧和技艺”为内核,以对文明进程影响的程度为原则。

第四段明确指出,能以全球视野考察中国传统科技,将中国与其他古代文明进行比较。

从材料二,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对舵的研究是依据考古、文献资料考察了舵的形成、发展过程,也就是说,过程性研究是重要的研究方式。

所谓价值,材料一的最后一段作了明确阐释,为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并能激励当代国人持续创新的动力。

材料二,在最后一段,通过对舵传入欧洲的重大作用的说明,让人们产生中华文明的自豪感,这是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内涵。

综合以上分析,进行适当概括,调整语言表达后,可以得到这样的答案: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读者可以得到以下认识:

①科技史的研究内容是对最早的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等的知识性的创造和传播以及科技与社会各种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的过程性研究。

②科技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全球视野,发掘可靠的史料与文献,兼顾其“智慧和技艺”及对文明进程的影响程度等因素,进行过程性研究。

③科技史研究的价值在于为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并能点燃人们创新的激情,激发自豪感,激励当代国人持续创新的动力。

从以上的梳理过程及答案的表述可以看出,这道题要求考生要读懂文本表达的角度及功能,需要细致地逐字逐句地分析,既要理清文本本身的逻辑,又要形成作答自身的逻辑,这里内含了文本解构与读者建构两个逻辑系统。仅仅能运用原文的片言只语作答,是远远不够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 上一篇:美团在天津成立闪豹科技公司
  • 下一篇:没有了